老子飞升之地——临洮
出了甘谷县,我们下站的目的地是夏河,因时间晚了,选择了中间的临洮县,听说晚上住临洮县,杨老师和*哥高兴了,前一个月他们刚到过临洮,对临洮的糊糊情有独钟,恋爱中的*哥,承诺开车为杨老师买糊糊的,没想到一语成谶,玩笑话成真了。
他们俩人对临洮很有好感,找到了他们上月来住的宾馆,也算是故地重游,鸳梦重温了。
下高速进入临洮县的路上,沙漠李哥眼尖地看到了李家祠堂,也许是他也姓李的缘故,对此比较敏感吧。我们和沙漠李哥开玩笑说,你应该去寻根问祖了,原来临洮是你们老李家的起源之地呀,李姓是皇家大姓,唐朝就是李家天下吗!我们也立即百度了一下,临洮确实与李氏家族有渊缘。看来,有网络真方便呀!
李氏远祖源于*帝之孙颛顼高阳氏,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皋陶为尧的大理,于是因官命族为理氏。殷末理氏中理徵得罪于纣,被纣杀,其妻携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李保全性命,因姓李氏,这就是李氏得姓始祖。利贞十一世孙李耳,史称“老子”为东周守藏室史,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馆长,他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
据史料记载、民间传说,春秋末老子西行时带领儿子李宋、李宝出函谷,经散关,为关令尹喜写下《道德经》,游河湟,涉流沙,访陇西十七年而终。
原来,所谓的老子在河南函谷关花半年多时间为关令尹喜写下多字的千古名篇《道德经》后,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之地,是临洮呀!
有人经过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探寻出了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临洮是老子的终结之地,老子出函谷关是为了逃离战乱,寻找心中的理想之地归隐,经过寻觅最后落脚临洮,看来,临洮真是老子寻觅的理想之地。
李耳临终飞升于狄道(今临洮)岳麓山凤台。李耳八世孙李昙,生四子,崇、辨、昭、玑。崇为陇西郡首任郡守,是陇西房李氏始祖。李玑及子孙初居山西晋阳,后迁河北邯郸,成了河北赵郡房始祖。这样就形成了以李崇为首的陇西房和以李玑为首的赵郡房,是李姓的两大支柱。
老子在临洮“飞升”,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故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断定李氏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由此至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难怪沙漠李哥看到了李氏祠堂呢!我们跟李哥开玩笑说:到了你们老李家的地盘了,你可要做主请客呀!
老子也成了临洮县的历史文化名人,多年来,临洮人民始终尊奉老子、研究老子、传播老子文化,每年都举行各种祭拜活动纪念老子。利用老子的影响力,新建了超然阁和老子飞升阁,雕刻了老子像和《道德经》石碑。举办的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和“老子文化节”,影响较大。
了解了老子与临洮的源缘,我们对临洮也充满了好奇,老子寻觅到的世外桃源和最后的归宿地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
临洮历史悠久,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省会兰州的南大门,是*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自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开始,劳动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被誉为人类文明曙光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遗存中最灿烂的代表,是仰韶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高峰。临洮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争战、融合的地区,造成了临洮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混杂融合,自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中西文化在这里汇集、交流碰撞,提升了临洮文化的品位。“文化县”之称恐怕与老子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吧,老子选择了这个远离皇权*治而又有一定文化渊源的地方走完余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临洮街景登记入住后,杨老师一直不忘寻找她的糊糊,当地人说,糊糊只有早上菜市场有卖的,平时没有。我们就行走在临洮街上,一边感受着老子文化的气息,一边寻找着吃晚餐的地方。当地人吃饭的地方最能体现当地的风俗人情,沙漠李哥寻找到一条小吃街,并惊喜地告诉我们说,有一个茶馆晚上8点钟有秦腔表演,一算吃饭时间刚好能赶上,这也为我们临洮之行增添了意外惊喜。
一行人一部分人点菜,我和李哥急冲冲打的回到宾馆拿相机准备记录晚上的秦腔表演。车上与的士司机闲聊,问他知不知道老子升天的地方,他好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