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海偕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福定故事新
TUhjnbcbe - 2023/10/9 17:19:00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涂洪长、邓倩倩

在甘肃省定西市区东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特别的纪念馆。多年前,清代福州籍官员许珌在此当县令并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济民兴学的功德和清正廉洁的官声,赢得了定西人民的深切感恩和缅怀。

福州与定西,一处东南海滨,一在西北高原。三年多前,相距多公里的两个地方携手前行,在产业、生态、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先贤开辟的“福定”情谊之路越走越亲、越走越宽,见证了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实践与丰富成果。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半山腰的“福州亭”(9月11日摄)。照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邓倩倩摄

从“去定西”到“来福州”

10月中旬,甘肃聚春园福定公司土豆粉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定西盛产的土豆变成一袋袋水晶粉条销往福建和全国。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福州“聚春园”将企业生产模式复制到定西,也将定西特色与福州工艺完美结合。

这场协作故事要从三年前说起。年10月,中央确定由福州市对口帮扶定西市,两地受命“结亲”后,一批批扶贫干部、技术专家、企业家乘着“福定”协作的东风去往定西。

“这条先进生产线的落地,有望助推整条产业链升级。”甘肃聚春园福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贺庆银介绍,以前当地的土豆加工多是作坊式的,规模小、技术落后、竞争力差,如今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马铃薯粉丝、粉条多吨,年营业收入多万元,带动约户种植户增收。

▲甘肃聚春园福定公司的土豆粉条生产线上,定西员工正在接受培训(9月14日摄)。

从食品、药材到服装行业,类似的协作项目已在定西遍地开花,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助推器。福州仓山区赴定西临洮县的挂职干部赵朝晖说:“产业振兴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支撑,是扶贫干部的重任所在。”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桃花成了甘肃榕发服装智造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这是由福建春晖服装科技有限公司与临洮县农投公司合作成立的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引进福州的管理模式、技术人才和自动化流水线,吸纳了多名当地劳动力。

▲作为福州市仓山区与定西市临洮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项目,甘肃榕发服装智造有限公司于年建成并投产,吸纳当地劳动力人进行服装生产加工(9月14日摄)。

“我在这里学会了服装车边手艺,每个月挣三四千元,不仅工作环境好还离家近。”李桃花说,以前跨省外出打工,既照顾不了小孩,收入也不稳定,是“福定”协作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福音”。

三年多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牵引下,“去定西”的承诺让多个扶贫车间在定西拔地而起,带动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来福州”的召唤也让更多定西青年走出大山,既鼓了腰包更长了见识。

去年,27岁的张刚刚和妻子马金芳进入位于福州长乐的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一年多的时间,张刚刚从基础工成为技术骨干,每个月收入多元,妻子作为打样辅助工每月也能挣多元。夫妻俩说,在这里干一个月抵得上在老家干一年。

“定向、定岗、定制”,就业扶贫的精准化设计让越来越多定西青年来到福州。据统计,福州市人社部门已累计组织输转定西贫困劳动力来榕就业人次,人均月收入达元,直接带动3万多贫困人口脱贫。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碧岩镇,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碧岩镇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9月12日摄)。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入冬后的西北高原寒冷袭人,而位于定西市北部山区的几座山头却依然郁郁葱葱,成片的云杉和油松在*土中傲然挺立。

很难想象,如今这片长势良好的“福州林”曾是一片不毛之地。由于地处*土高坡,水土流失严重,定西曾以“十年九旱,广种薄收”而闻名。因为生态恶化,过去不少定西山区农民连日用柴火都难以保证。

福州市在深入考察调研后认为,要解决定西的深度贫困问题,必须将生态治理作为重点,为老百姓拔掉“穷根”。年3月,福州与定西东西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林项目启动,福州先后派出高校、林业、水利等多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赴定西造林添绿。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张国防便是其中一位造林专家,他将闽西山区县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带到了定西。“长汀的红壤区与定西的*土坡自然条件不同,但把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有机统一起来的做法是一样的。”张国防说。

种植耐旱树种,增施有机肥,建设水利设施……几经试验后,生态林存活率高达98%,曾经光秃秃山头逐渐绿了起来。同时,生态林的建设也催生了育苗、护林、水利施工等需求,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增加务工收入的机会。

安定区石泉乡吕坪村的刘淑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一家老小生计,忙活一年也就1万余元的收入。去年,夫妻两人开始在“福州林”务工,因为表现良好被稳定聘用,每人每月工资0多元,一年算下总收入超过了8万元。

像刘淑梅这样的受益贫困户不在少数。“福州林”副场长包小兰介绍,生态林惠及退耕还林户,户均增收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带动9户贫困户育苗21亩,每亩年增收元;吸纳户贫困户参与造林务工,户均年收入元。

“种树就是造水,造水就是造钱。”张国防说,通过四期工程,福州在定西建设生态林两万亩以上,在发挥生态效应的同时,更努力把树木“种”出财富。

目前,“福州林”正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尝试套种水果、中药材和培养蜜源花养蜂等模式,让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生态效益相结合,让“摇钱树”效应可放大、可持续。张国防说,未来计划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惠及更多定西百姓。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的“福州林”(9月11日摄)。

从手牵手到心贴心

11月3日,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在福州工人文化宫广场上举行。其中,10对在榕工作的定西新人应邀参加,在福州传统“喜娘”的喝彩声中踏上红地毯。来自陇西县巩昌镇的汪富刚说:“没有东西部扶贫协作,我就不可能来福州就业,就没机会认识现在的妻子。这样的幸福场景我会铭记一辈子!”

随着“福定”两地产业协作、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密切,福州和定西两地工会组织联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持续拓宽帮扶领域和内容,着力为定西市来榕务工人员提供更多人文关怀,目前累计帮扶定西职工人次以上。

对于定西职工迫切的技能提升需求,工会组织师徒“一对一”结对子。“来福州后,公司安排陆云担任我师傅,他在生活上帮我尽快融入,在技术上更是有求必应。”福建腾龙鞋业公司的定西职工侯访明说,“有了师傅的传帮带,我工作上手很快,收入也稳步提高,很快就缓解了家庭债务,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确保定西务工人员安全返岗,福州市与定西市人社部门精准对接,在全国率先开通扶贫返岗免费定制高铁专列,“点对点、一站式”帮助名定西贫困劳动力安全、快速返榕就业。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福州市坚持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两地扶贫协作正向最后的“硬骨头”冲刺。目前,定西通渭县和岷县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仍未脱贫摘帽,还有8个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挂牌督战村。为此,福州市积极整合*、*、企、社各方力量加大扶持力度,“一对一”“多对一”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

10月中旬,刚刚履新的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率团来到定西,他说,多年的对口帮扶,两地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锤炼了过硬干部队伍,结下了深厚山海情谊,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注入了强大动力。越是最后关头,越不能松劲。

据统计,定西贫困人口已从年底的46.36万人下降到年底的4.16万人,贫困发生率已从17.65%下降到1.58%。福州与定西的生态扶贫经验被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评为“联合国全球减贫案例”之一。

“对标定西所需,倾尽福州所能”,三年多来的“福定”扶贫协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共实施项目多个,取得了良好成效。从全面帮扶到精准施策,从对标所需到聚焦难点,“福定”之间扶贫协作既保持力度,更体现温度。

“老百姓的笑容就是对我们的最大褒奖。”这句在福州、定西两地扶贫干部中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福定”扶贫协作成功经验的重要“心得”。从手牵手到心贴心,“福定”协作之路上的精彩故事和动人情缘仍在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海偕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福定故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