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智勇正在拉坯。新华社记者程楠摄
新华社兰州7月4日电(记者程楠)一块放置在拉坯机上的红色陶泥,不到十分钟,就被陶艺师雷智勇做出了一只古朴的泥胎。
30岁的雷智勇家住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多年来,当地陆续出土的马家窑彩陶纹饰精美、器形多样。如今,在雷智勇等当地匠人和相关机构的推广保护下,独特的马家窑文化正以崭新之姿活态传承。
马家窑文化因上世纪20年代首次发现于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它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将中国彩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拉坯既是陶器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难阶段。”雷智勇说,做成一个彩陶需要20多道工序,包括找土、粉碎、搅拌、揉泥、拉坯、晾晒、抛光、彩绘等。
说起彩陶制作,一直沉默工作的雷智勇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的家乡是马家窑彩陶文化的诞生地,小时候他多次参观马家窑文化遗址,被精美的器型和流畅的线条吸引,决定将来从事陶艺工作。大学毕业后,他专门到江西景德镇学习了一年半的陶艺。
现在,工作四年多的雷智勇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陶艺师。每周,他都会带上工具、背上陶泥,辗转在临洮县多所小学讲授陶艺课。
“让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有马家窑文化这张名片,让他们亲身接触陶艺制作,把这门古老手艺传下去。”雷智勇说。
这两年,除了雷智勇这样的新一代陶艺师,在距离马家窑遗址不远的洮阳镇河口村,不少当地农民也逐渐重新“拾”起彩陶手艺,已有数十家农户烧制彩陶,各色陶罐堆满了房前屋后,“招徕”过往游人。
为了让马家窑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当地政府还与一家企业合资成立了临洮马家窑世界彩陶文化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的以文化、创意、生态等为主题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已初具规模。
临洮当地陶艺师制作的工艺品。新华社记者程楠摄
骄阳下,数十栋三层楼房在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呈现陶土的颜色,和雷智勇一样,多位陶艺师已在自己的工坊忙碌起来。“近期,我们已与甘肃省内多所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还引进了19个陶艺大师工作室。”临洮马家窑世界彩陶文化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正忠说,下一步,公司还将开发陶艺炊具、花器及茶具等产品,让马家窑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如今,在中国,融合古老文化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正蓬勃发展。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增速已高于同期GDP的增速,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让马家窑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延续下去,是雷智勇的愿望。在他的指导下,不少当地儿童已经可以制作简单的彩陶器具。“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精美的远古彩陶艺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