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
陇原各地社火“舞”出浓浓年味,
花样社火各有滋味
来看看家乡的社火~
社火,是甘肃人过年最有味的“一道菜”,也是年文化的精髓,春节期间,甘肃各地社火“躁动”起来,除了常见的扭秧歌、旱船、舞狮舞龙、太平鼓等以外,甘肃当地还流行一些特色传统社火,因地域差异,表现形成不同,至今仍保留原汁原味传统感觉。
天水马社火
天水市清水县马社火。 雷金锋 摄
演员穿戴传统戏剧服装,按历史戏剧故事装扮成各个角色,骑在马上,伴随着锣鼓声走村串巷、拜年祈福,给新春的山村增添无限欢乐。这便是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马社火。
马社火“转”马祈福。 雷金锋摄
“马社火在当地流传已久,每年老百姓自发组织,参与度高,是过年最热闹的一次盛会。”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戏曲家协会主席缑红斌称。
清水县马社火。(资料图)王同堂摄
马社火就是在马背上演出的社火,是中国西部山区民众根据居住地形、地理特点和条件,借助畜力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衍生于秦腔,只演不唱。每年春节,则雷打不动地“转”起来。
秦安县社火表演,绘制脸谱。 师永红摄
缑红斌介绍说,马社火地方特色浓厚、历史悠久,在清水十里八乡都久负盛名,由“装身子”“出行”“转”“搭货”“下马”“卸将”等六个部分组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与规矩。
清水县马社火。(资料图)王同堂摄
缑红斌说,如今由于农村养马已少见,村民多养骡子作为劳力,所以“马社火”表演用骡子代替马。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村里的大喇叭一早就唱起了秦腔,人们伴着熟悉的腔调从被窝里爬起来,直奔戏台院,准备耍社火。
社火,亦称“射虎”,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土高原社火因地域不同具体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定西“张李合户”祭祖社火
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张李合户”祭祖社火,每十年举办一次,具有浓厚当地特色。张李既为同宗,六百年来,族人一直恪守同宗不通婚的礼规,但各房头之间的亲情往来却沿续不断。地处洮河边的李家湾和水泉村分别属大、二房,由于川区地域之便,人丁兴旺,利用农闲时节,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合户”的习俗便一直沿续了下来。
图片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水泉村张姓人和李家湾村李姓人虽为两个姓氏,但同为一个祖先,据考都是元代宗室的后裔。在元明朝代更替的战火硝烟中,他们的始祖宗郎藏布千赐巴(藏族)和始祖母阿姑娘子(蒙族)避*归田,来到临洮辛店、太石一带。
明永乐二年(年),其始祖主持立写分单。长子阿奴居李家湾,遂以李为姓;次子哒哒居水泉张家嘴,取张为姓;三子宛者台分居后地湾及哈沙沟之张家坡根;四子太平随父母仍居西沟岭,皆取张姓。
“张李合户”一般选择春节期间,以社火为载体,水泉和李家湾两村轮流做东。一为主方,社火主迎,另一方为客方,社火主送,两村轮流交替。
铁芯子表演
兰州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社火中一门独特技艺——铁芯子表演,其以险、妙取胜。
皋兰县铁芯子表演。(资料图)杜萍 摄
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上泥湾村魏钰坤今年5岁,他年龄虽小,却已是铁芯子表演的“老手”了。刚参加演出的时候还有点害怕。今年自己主动报名,一点不怯场。“今年我演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是我最喜欢的英雄。”魏钰坤说。
兰州市皋兰县铁芯子表演。(资料图)魏海东摄
兰州史志专家邓明《兰州史话》载:社火源于古代赛神祈福,其排列、角色很有讲究。社火中殿后的是铁芯子(《兰州史话》中为铁心子),有的地方也称其为高台社火。
兰州市皋兰县铁芯子表演。(资料图)杜萍 摄
铁芯子一般选五六岁的儿童装扮成某一故事中的人物,分两层或三层固定在铁支架上,铁支架不外露,而是隐藏在戏装下面,相互连接在一起,支架根端固定在一个平台上。从远处看,就像人物悬在空中表演。
礼县铁芯子表演。(资料图)王书昉摄
魏钰坤的爸爸魏德财是社火太平鼓表演者,已有10多年表演经验。“孩子从小喜欢武术、舞蹈,社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也参与到民俗表演,一来练练他的胆量,二来培养他的独立性。”
礼县铁芯子表演。(资料图)张帆摄
兰州市皋兰县铁芯子非遗传承协会会长魏怀堂表示,铁芯子表演形式多样,多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或当地民俗文化,如精忠报国、杨家将、白娘子与许仙、五子登科、太平鼓等,旨在弘扬儒家文化。
敦煌社火
“欢乐之春”社火赛、“鞭牛迎春”打春牛、“翰墨咏春”送春联、“梨园之春”戏曲颂等传统民俗“文化大餐”,今年春节期间在甘肃敦煌密集上演。包括12个系列、余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非遗技艺展示,使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敦煌社火比赛。 张晓亮 摄
敦煌社火闹新春。 张晓亮摄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敦煌车马如龙、商贾云集、一片繁华,元宵灯会,更是长安第一、敦煌第二。
王斌银 摄
连日来,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甘肃敦煌社火展演如火如荼。其中,一组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原型的“西游社火”引围观,猪八戒、孙悟空等社火装扮一起闹元宵,引民众称绝。
孙悟空社火装扮。 王斌银 摄
王斌银 摄
丝绸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必经之路,后世民间的艺术画师和当地的一些佛教信徒,以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创作了多幅《西游记》还没有成书前的《玄奘取经图》。敦煌壁画中现存6幅,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敦煌街头的社火踩高跷表演。 王斌银摄
敦煌社火,最吸引人眼球的则是高跷表演,俗称长腿子。演员一般二、三十人不等,演出者脚下绑有二尺多高的木腿,舞队由一白胡子老汉为首,率领全体演员载歌载舞,表现出欢度佳节,庆贺丰收的喜悦场面。
敦煌踩高跷表演。 王斌银摄
张掖社火农耕文化展演
成林摄
春节期间,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将耧车、犁耙、石磨、独轮车等“农具”悉数搬上舞台,编排表演农耕文化,让民众感受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牵牛耕犁的农耕生活。
成林摄
成林摄
成林摄
成林摄
此外,各地还上演锣鼓、舞狮、秧歌、旱船、舞龙等常见节目,给春节增添满满的年味。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中新网甘肃稿件
长按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