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世界苏氏宗亲”加入苏氏大家族
世界苏氏宗亲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苏;
他是苏履吉,德化县春美乡双翰村人。
苏氏自北宋淳化五年(年)肇基德化后,以礼义廉耻为宗族立身行己的根本,诗书传家,一千多年来,人文兴盛,贤良辈出,除了苏履吉,还涌现出了北宋礼部尚书、朝请大夫苏奉礼,太中大夫、光禄大夫苏钦,官拜朝奉大夫、民称廉吏的苏洸,宋朝理学名儒、国师校书郎苏总龟,南宋殿前都指挥使苏十万等多位名留青史的清官廉吏,缔造了“诗书礼乐八进士,五世簪缨是苏家”的辉煌族史。
礼义传家甲第蝉联
从赤水镇拐入大铭乡,山路变得异常崎岖,不知转了多少个弯后,才到达春美。双翰村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盆地,一座座白墙黛瓦的两层木民居散落其间,田野葱茏,清冽的空气中暗香徐徐,远离喧嚣,仅有隐约的鸟鸣和犬吠,美好安宁,是世外桃源的样子。七百多年前,为了逃避战乱而择居于此的苏氏先人,或许也是看中这里的山清水秀吧。
福建苏氏的肇基始祖苏益,唐僖宗光启元年(年)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潮入闽,任泉州都统领*使,肇基同安葫芦山,子孙取芦山为堂号,为芦山衍派始祖。
苏益生三子,长子苏光谊,唐昭宗年间任泉州左都统领*使,宋官至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年)丁丑科进士,宋淳化初年,苏益辞官回乡,淳化五年(年)偕兄弟、儿子,举家从永春桃林迁德化石城,为开基德化始祖。
苏光谊二子苏奉礼于宋初官拜礼部尚书、兼修国史,受封开国公。他十分重视族人的教育,兴文重教,为了规范约束族人的行为,他还着手对家规垂训进行编撰,“管子有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长源谓此言不独为国者训也。即居家者,尤当取之佩服焉……特申家规,务以礼义廉耻为立身行己之原。”《奉礼公家规垂训》不仅强调族人要归于“礼义廉耻”,还提出诗书传家、孝敬父母、事奉尊长、正己修德、敦亲睦族等多条具体要求。
在良好的家风的滋养下,苏氏一族就此兴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蝉联科甲,缔造了“诗书礼乐八进士,五世簪缨是苏家”的辉煌族史。
险遭灭族蓄势再发
据载,宋代石城苏氏,官居七品以上者达60多位,可谓贤良辈出、盛极一时。如此望族,却在宋末几乎惨遭灭族。
南宋末年,元*逼近临安,朝廷危在旦夕,诏示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奉礼十二世孙苏十万闻讯,尽倾家资充作*饷,募集义兵前往勤王。后临安陷落,苏十万在温州接驾入闽后,被封为殿前都指挥使,前后与元*相拒七载,元至元十七年(年)被围于七台山下水府,混战阵亡。
在苏十万与元*抗衡之时,故土石城遭元*屠戮,几乎举族被灭,仅有几位族人侥幸脱逃。为保存家族血脉,他们分别逃往五个方向,几经辗转,十三世苏道远徙德化城郊草埔尾(今龙浔镇宝美村),为龙井始祖;苏道助携二子徙仙游大圳,为仙游大圳苏氏始祖;苏道隆子善保、善傅徙德化大安社常安(今春美乡双翰村),建新兴堂、世德堂祖祠,为双翰苏氏始祖;苏道益之子启昌徙杨梅中团美洋长坵头及尤溪等地,五世孙迁往岭头(今葛坑镇富地村)建梅岭堂,为梅岭始祖;苏道隐徙德化尤中里山坪头内洋(今大田县屏山乡内洋)建兴里堂,为山坪头苏氏始祖。
当年元兵围剿石城,石城的苏氏宗祠、故居等几乎全遭焚毁,只留下13处宋代墓葬群,供苏氏后人凭吊。当地至今仍在沿用的20多个与苏氏有关的古地名,如苏坂、苏田、苏渠等,是苏氏一族数百年辉煌的见证。
迁居双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苏氏慢慢恢复了元气,人文再次兴盛起来,出了许多翰林、举人、贡生。仅清乾隆、道光年间,就出了乾隆十六年()进士、翰林院检讨苏发崐,道光十四年()进士、翰林院待诏苏观茂两位翰林。出仕在外的有明崇祯庚午年任广西浔州府守备的苏贤,清乾隆年间任广东贵县、顺德知县的苏文明,乾隆间任晋江、台湾、沙县知县的苏调素等人。
廉洁奉公爱民如子
双翰苏氏历代贤达中,以“官德流芳”的苏履吉最为知名。苏履吉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年),字其旋,号九斋,他自幼好学,六岁入私塾启蒙,工于诗,“未弱冠,以诗受知学使陈春淑补博士弟子员”,二十二岁补廪。
苏履吉虽出身书香人家,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其父非官宦之辈且辞世较早,因此,一直没有机会出仕,只得在家乡亦耕亦读。他二十九岁曾在双翰开设教馆,做了几年教书先生,35岁方才登拔萃科,钦点知县,分配到甘肃。
尽管仕途波折、大器晚成,苏履吉金榜题名后“签发敦煌”,并没有趁机搜刮民脂民膏,在家乡亦耕亦读的经历和家族世代坚守的家风,让他深谙百姓疾苦,始终亲民爱民。
“为*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这是苏履吉的为官之道,他所到之处,恤民惠*,善析冤狱。据史料记载,苏履吉为官清廉,不阿权贵,把百姓利益挂在心头,办案主张慎狱慎刑,要求办事唯求公正,刑罚唯秉科律,忌徇情枉法,百姓只需“知法不知恩”,断案人勿“曲直凭片纸”。
《德化县人物志》中记载,为了替民申冤,在陇西,他甚至指派妻子张淑芳,与一女囚同寝共餐,了解其身世及案情。案犯依仗其出身权贵,有恃无恐,为非作歹,苏履吉俯察实情,侦破“夜半杀夫”奇案。
两袖清风深受爱戴
苏履吉心怀民生疾苦,爱民甚于爱金银。他赴陇为官后,时刻不忘出发时族叔长辈的支持与告诫,牢记着要当好官。在他的诗作《怀族中诸祖伯叔》写道:为借行资就道难,多蒙赠我上长安。马蹄春色劳鞭策,鹏翮秋风振羽翰。敢道宦途将利达,犹怜家计本贫寒。幸今无负诸公望,尚冀教余作好官。
历仕边塞州县二十年,苏履吉一家人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在家乡双翰,苏履吉家人生活与百姓无异,“妻还知俭亲浇菜,子亦安贫学种瓜”,他甚至在《家居》一诗感叹:俭朴行其素,贫穷任所安。高堂春昼永,菽水足承欢。
甘肃河西走廊最西头的敦煌,苏履吉七年间“三知敦煌”,他“累请蠲除安西州征粮一千四百七十余石,草八千七百一十余束,‘民皆感戴’。”
自嘉庆二十年(年)赴甘肃到回乡丁忧,历边塞约20年,足迹遍及甘肃陇东及河西,以及今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区,二十年来,他不忘时时警醒自己:“为民父母官,视民皆赤子。民亦具天良,动以父母比。”
苏履吉一生恤民惠*,廉洁奉公。苏履吉离别洮州时,曾出现士民“出郭相送三十余里”“跪列如堵墙”的动人场面。
道光十年,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陆芝田在为《友竹山房诗草》作序时称:(苏履吉)弭节兰皋,请缨青海,再临安息,三至敦煌,业已县号“神君”、民呼“生佛”。
敦文教化乐育人才
为官二十载,苏履吉除了留下数千首诗文,没有为妻儿、家乡父老留下金银田舍,因为他的俸银大多用于捐助所仕地的文教发展。“荒*所活者数万人,书院所成者数百士”。苏履吉乐育人才,在履职地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倡建书院,编修志书,捐资助学,甚至还亲自授课。
曾任敦煌市*协副主席的姜德治先生在其所著的《县令苏履吉》文中指出,苏履吉是对敦煌近代教育文化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人物,他在敦煌任职时间长,所办实事多,为敦煌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
在漳县四年,他重视教育,为本地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漳县的魁星阁就是他在职时所建,漳县盐井人、后历任河南按察使、布*使的王宪,就是他奖掖襄助成才的;苏履吉任灵台知县的第二年,就在县城东关孔庙左侧,文昌宫内创设金台书院,并兼任讲席。为修此书院,他几次号召乡绅捐资,自己也捐资。
苏履吉到任敦煌后,不仅带头捐资重修了鸣沙书院,“并置义学多处”,道光十年(年),苏履吉还创修了《敦煌县志》,该套志书稿完成后,苏履吉还捐出了自己的养廉银作为雕版费用,使此志刊行于世。
《重修敦煌县志》对苏履吉到敦煌后,对该地文风培育、学子登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如今在敦煌博物馆内,存有大量与苏履吉相关的历史文物。而在敦煌东街小学,苏履吉撰写的《重修鸣沙书院碑记》和记载他重修鸣沙书院的文化墙,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苏履吉自幼爱好吟咏,到去世时,作诗余首,其夫人张淑芳、小妹苏如兰,也是清代德化知名诗人,他们一生写下大量诗篇,有《友竹山房诗草》《怜香杂咏》《纫蕙山房诗草》等诗卷流传后世。
[旅游攻略]
游人文春美品赏*花菜
双翰村原名常安,因清代出了两位翰林,改称双翰。元至元年间,苏善保、苏善傅兄弟先后兴建祖祠,苏善保先于元至元庚寅年(年)建新兴堂,建筑面积平方米;苏善傅于元皇庆二年(年)建世德堂,面积平方米,两座祖祠相距不过五六十米,至今仍保存完好,实为少见。
世德堂为闽南风格宫殿式木质结构建筑,格局宏大,古朴精美。门口“溯远系于石城祖有德宗有功五世簪缨入仕籍,辟鸿基于翰里文为经武为纬千秋俎豆起书香”等楹联,指明了双翰苏氏的来处、曾经的恩荣和家风垂训。祠堂中厅为双梁迭架结构,大厅上高悬着“奉天诰命”“奉天敕令”“翰林”“文魁”等诸多匾额。祠堂的外墙上,悬挂着《苏家奉礼公家规垂训》和《双翰苏氏家训》,历经余年,苏奉礼家训仍为苏氏后世子孙奉为传家宝。
除了上下第两座苏氏宗祠,双翰村还留有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年)、供奉“忠烈侯王”苏十万的福德宫,苏履吉的故居,苏履吉本人及其父母、妹妹的墓葬等苏氏人文遗迹。
苏氏宗祠旁,有一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廊桥——广济桥。广济桥昔日是德化到大田的交通要道,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年),桥长24米,内宽3.5米,通道两旁有坐椅,中部置神龛。桥旁斗拱分5层斗,两端各有六层纵横交错的垫木,桥外有重叠两层的雨披,工艺十分精湛。
除此之外,春美乡还有多年历史的十八格古官道、十八格古街,有明清时期德化至大田的集市双翰古街,有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风景秀丽的新阁狮子岩,有蒲寿庚后裔制陶坊遗址……
春美还有一张著名的名片——*花菜。春美乡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花菜种植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在春美乡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全乡共种植一万多亩,每年产干花多吨,早在几年前,春美*花菜就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每年的七月底八月初,是*花菜全面盛放的季节,此时的春美,将化身为金*的海洋。
*花菜“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不仅好看,十分美味,营养价值很高。因此,来到春美,一定不能错过*花菜烹煮出的各色美食,如果运气好,还能品尝到当地特产松果伞,一种炒、炖皆美味的山珍,吃不完别忘了“兜着走”。
一日游指南:十八格古“官道”—蒲寿庚后裔制陶坊—世德堂、新兴堂—广济桥—双翰古街—古杉树—福德宫—狮子岩、狮子山—千年红豆杉。(记者*宝阳通讯员陈曦妮连江水许章槐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责任编辑:纪玮维
赞赏码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