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中原姓氏之一,世界第一大姓。中国人口万,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2亿。在中国,湖南、四川、重庆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在台湾地区、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等,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二、李字来源“李”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据马如森编写《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上海大学出版社,年4月版,第页)考古引证,它出现在“武丁帝”时代,即商朝第23代国王,公元前年左右。当“金文”出现李字的时候,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李字就被铸入钟鼎之中。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李”也与每个汉字一样,依次产生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字体。三、李氏来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四、李氏郡望陇西郡 战国置郡。此支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 汉置郡,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此支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置郡,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一世孙李忠。
中山郡 汉高帝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广汉郡 汉时置郡,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渤海郡 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渤海湾沿岸一带。
襄城郡 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江夏郡 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梓潼郡 治所在梓潼(西魏改巴西,今四川梓潼)。
范阳郡 公元年改涿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
梁国 公元前年改砀郡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南阳郡 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五、李氏图腾李姓图腾李氏姓是九黎民族之一的氏族的族称。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又可以写作狸、理,通假谐音作李。李姓图腾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史载皋陶为大理;又传皋陶裔理征因谏商纣王被追杀、食李果充饥得救,因得“李”姓。一獬豸作吞势,倾向为伏獬豸之士,为公断之族。
六、李氏宗祠楹联四言通用宗祠楹联
卫公勋业,元礼门墙。
西陇望族,北海名流。
陇西世泽,冯南家声。邺侯世泽,楷模家声。庋藏邺架,召记玉楼。家藏邺架,诏赴玉楼。经传道德,名重谪仙。漱玉词丽,娘子*兴。五言通用宗祠楹联
匡山怀哲士,
青莲慕奇才。
丞相将*府,忠臣孝子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勋业西平望,文章北海风。七言通用宗祠楹联
原本陇西神仙祖,派系唐朝帝王孙。狂歌痛饮双仙骨,索句呕心一锦囊。居士词犹传漱玉,娘子*莫与争锋。木荣花绽展春色,子孝孙贤传嘉风。岷江水利千年颂,昌谷诗风万里香。胪唱儿孙三百辈,经传道德五千言。玉炉修炼延年药,真道兴诚益寿丹。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对九峰如画屏。犹龙紫气当前现,旋马清风奕世存。居士词犹传漱玉,娘子*莫与争锋。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进退一身关社禝,英灵千古镇湖山。七、李氏始祖中文名:李利贞
民族:华夏族
主要成就: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到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纣王的旨意,招来杀身之祸。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最后到豫东地区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
时代:商代
八、李氏祖训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
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
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
六行皆臧;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
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
乖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
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
分类相戕,不念同忾,偏伦异乡,
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愿我族姓,
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
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