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博物日历丨南京博物院不能错过的
TUhjnbcbe - 2022/6/10 17:52:00

72年前的年3月9日,经文化部批准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正式改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就是今天我们为您推荐的博物馆。

点击进入小程序查看博物馆详情

不能错过的十八件镇馆之宝

如果你去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青铜方鼎大概是必看的展品之一;

如果你去湖北省博物馆,

没有看到曾侯乙编钟,想必会非常遗憾;

多半心有不甘……

这些不可错过的“必看之品”,

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年,经过经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共评出了南京博物院的18件“镇馆之宝”,馆中还为它们设有专门的镇馆之宝展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初金兽

西汉初金兽,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达克。是迄今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被誉为”国之瑰宝”。

含金量达99%,呈蜷伏状,头枕伏于前腿上,屈腰团身,首靠前膝,耳贴脑门两侧,头大、尾长、身短而粗壮,似虎更类豹。

附耳瞪目,张口露齿,神态警觉,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钮,空腹、厚壁,浇铸成形。底座空凹,内壁刻有小篆“*六”二字,“*”指质地为*金,“六”为序数。

西汉金兽它将两种技法结合在一起。其全身布满的斑纹大小一致,呈不规则的圆形,是整体铸成之后,特意用工具捶击上去的。

这只金兽到底是什么动物?许多学者倾向于它是一头豹子,除了形似之外,还因为西汉初期的墓葬中常有豹形文物出现,如河北满城西汉二号墓出土的一对鎏金铜豹、北京大葆台一号西汉墓出土的铜豹等。

古人认为,豹有避邪的功能,因此常常将器物做成豹形,以求平安。

至于它的用途,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有学者根据它头顶的环纽推测,它是一枚金质的“权”。由于是金质,应为国库专用。

汉代的1斤相当于今天的克,这只金兽重36斤整。秦汉时期,一套完整的“权”,重量通常以倍数递增。这只豹权编号为“六”,依次递减,第一件当为1斤。还有学者从虎豹避邪压胜的角度出发,将它命名为“镇”。

另外一些研究者综合了这两种说法,认为它是国库的“镇库兽”。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年出土于南京,高41.7厘,是全国现存唯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它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

梅瓶真的是插梅花的吗?梅瓶,何以谓梅瓶?

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两宋时,梅瓶的使用极其盛行,并被称为“酒经”、“经瓶”,也被讹传为“酒京”、“京瓶”;明清时期,梅瓶才被称之为“梅瓶”。

经对宋画及宋代梅瓶器物上的文字考证,宋代的梅瓶是盛酒用具。

除了储酒与陈设的功能,在古代,梅瓶还可作为佛教供器、陪葬品。明代永乐至崇祯时期,梅瓶被大量地用于贵族陪葬品,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

南京博物院文创雪糕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

年,出土于昆山市赵陵山遗址。玉饰件高5.5厘米、厚0.5厘米。为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良渚先民通天神、显权威的神秘象征物。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表现的是一个戴着羽毛冠的人,羽冠上落着一只鸟,他的手上托着一只向上攀爬的小兽。据专家推测,这个形象代表着天、地、人和谐相处,而这件饰件原本被绑缚在一个短木柄上,很可能像权杖一样,代表着某种权力。

明金蝉玉叶

年,出土于苏州五峰山博士坞明朝张安晚家族墓中。一只金“蝉”立于一片八瓣”玉叶“之上。此物当为贵族女子的发簪。

蝉就是知了,是夏天里必不可少的回忆。有意思的是,古人却对蝉极尽歌颂,曹植甚至还写了《蝉赋》来夸赞它。

古代官员会在冠上佩戴蝉纹样的饰物,它与另一个装饰貂尾合称为“貂蝉”,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与此同字,据说就是曾为管理“貂蝉冠”的女官而得名。

东晋·蝉纹金铛

蝉鸣响亮又有季节感,所以后来女性也多见以蝉为题材的发簪,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金蝉玉叶”了吧,取金声玉振之意。能将富丽的首饰与精巧的设计用自然题材展现出来,加以附会美好的寓意,“金蝉玉叶”大约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了。

青釉瓷神兽尊

年,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是一件明器,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它是西晋青瓷工艺杰作。瓷尊底部刻有“东州”二字。

西晋青釉神兽尊“张牙舞爪”,威风八面,象要将一切凶险和邪气驱离主人。兽纹形象威严,面目狰狞。西晋青釉神兽尊的妙处,在于“尊”与“兽”的浑然一体。

银缕玉衣

出土于年徐州土山一号汉墓中,全长厘米。由多块玉片组成,编缀玉衣的银丝重约克。东汉实行严格的玉衣丧葬制度,金缕玉衣为帝王专用,封王只能穿银缕玉衣。

这是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

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年11月出土于常州武进寺墩遗址,是良渚文化琢玉工艺的代表之作。玉琮高7.2、边宽8.5~8.3、内孔径6.1厘米。造型为矮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

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把“神人”和“神兽”组合在一起,十分神秘、呆萌而可爱。最不可思议的是,在硬度高于金属的玉上,先人能在1毫米的宽度内,精刻出四五条细线来,技法娴熟,精妙绝伦。

明鎏金喇嘛塔

该藏品是明代佛教工艺绝品,于上世纪50年代,出土自南京牛首山弘觉寺地宫。。是现今国内出土唯一一件“迷你型”鎏金喇嘛塔。

这是一个“组合”文物,主体为一个鎏金佛塔,塔置须弥宝座上。座正面刻有二力士像,右刻双狮戏球,左刻双鹿斗角,后刻云龙。

塔座下枋刻有题记:“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背面则是“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基座四角还有四个青瓷罐。

外形精美,塔身有四个壶门,塔内须弥座上布置有一组佛像。须弥座内藏有珍珠、宝石、水晶、玛瑙、玉石等物。

徐渭《杂花图卷》

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之一,纵30厘米,横.5厘米,在十米长卷中绘有牡丹、石榴、梅、兰、竹等共计13种花卉蔬果。是我国古代写意花鸟画集大成者的精绝之作。

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别署青藤道人(老人)、田水月、漱老人、金垒、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诸生,声名籍甚,然屡试辄蹶。

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福建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多有筹画。中年精神失常,尝屡蓄意自杀。后以击杀继室入狱,为友张元忭营救获释。

晚年以鬻画为生。善画写意花卉,奔放淋漓,好绘残菊败荷、炉瓶彝鼎之类,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兼善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亦极生动,论者谓其“小涂大抹,俱高古也”。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于后世影响深远。

错银铜牛灯

年出土于江苏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很方便。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

明宣德青花寿山福海纹炉

炉高58厘米,口径37.6厘米,造型仿青铜鼎,景德镇官窑烧制。原藏于北京故宫,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大批文物南迁,辗转数十省,最终落身于当时南京的“国立中央博物院”。

金观音菩萨立像

清代宫廷造办处制造,*金制成,通高88厘米,佛身与莲座皆装饰华丽,嵌珍珠宝石。反映了乾隆时代强盛的国力。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乃清宫旧物,曾流落于琉璃厂,后被北平博物馆购得,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大批文物南迁,最终为“国立南京博物院”收藏。

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还有明朝的学者李之藻二人合力,共同绘制的世界上第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的名字叫《坤舆万国全图》,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详细的地图。

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演员张晨光化身开明博学的科学家李之藻,机智地帮传教士利玛窦解决了燃眉愁事。两人东西方学识的碰撞间,也让大家见识了伟大的海与帝国时代。

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年出土于徐州土山汉墓,长25厘米、宽14.8厘米、通高10.2厘米,通体鎏金并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石质为甘肃临洮石。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年发现于江苏邗江甘泉山。重.87克。印面长2.厘米、宽2.厘米。龟钮,钮高2.厘米,台高0.厘米。

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印纽为立龟,印主人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

沈寿绣品《耶稣像》

年,张謇后裔张绪武所献,是民国刺绣名家沈秀“仿真绣”的代表作。此件绣品,曾于年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一等大奖。

错金银重络铜壶

年出土于盱眙南窑庄窖藏。又俗称“陈璋圆壶”,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由于长埋地下受二十斤重*金挤压,有变形。上刻有铭文,反映了战国齐宣王攻燕战争。此器乃为齐国大胜所掠的燕国重器。

竹林七贤砖画

年4月,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原件分布在墓室中的南北两壁,各由近枚砖块拼嵌而成,规格均为长厘米,宽88厘米。两块砖画共计“八个人物”,包括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和春秋时的高士“荣启期”。所以此画全称“模印拼嵌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十八件镇馆之宝,它们大多有出国经历,其中几件因为过于珍贵被国家文物局明确令禁止出境展览,你知道是哪几件吗?欢迎您在本文留言。

一个日子·一件事·一家博物馆

-

您的博物日历

点下在看让更多的人看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物日历丨南京博物院不能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