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王亚海通讯员杨倩如
漫洼乡广丰村80岁的低保户张新华家办理了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每月能多领元的生活补助;峡口镇98户名困难群众领到了新床单、被套等生活物品;八里铺镇孙家大庄村孙学刚家的低保标准提高了,缓解了家里的困难……
人民利益无小事,凡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事不在“大”,关键就在一个“干”字上。
连日来,临洮县民*系统*史学习教育“为*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
健全兜底机制,让困难群体生活有保障
“打上了,我的救助金打到折子上了。”临洮县龙门镇五里铺村村民王国平激动地对驻村干部说。
王国平家中有5口人,王国平视力不好,他72岁的母亲肢体二级残疾,大女儿今年考入了赣南医学院。今年,在临洮二中读书的小女儿因为*斑病变引起眼底出血,大女儿又检查出甲亢,门诊检查治疗共花费4万多元。面对医疗费和大女儿的学费,全家一筹莫展。村两委结合其实际困难,积极为王国平申请特殊救助元,一下子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村里还为王国平家庭申报了农村二类低保,保障了其家庭基本生活。
困难得到救助之后,王国平曾一度哽咽,他说:“感谢*和*府的关怀,我一定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今年以来,临洮县民*局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全面部署兜底保障各项工作责任,成立三个包抓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指导工作,扎实推动兜底保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推进兜底保障制度,确保通过落实社会救助*策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简化优化服务,让办事群众“少跑路”
“没想到临时救助审核这么顺当。工作人员很热情,对*策熟悉,解答问题也很耐心细致。”8月26日,在临洮县八里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临时救助手续的村民周敏仓说。
临洮县民*系统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坚持“小窗口,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服务“有温度”,群众“少跑路”,简化优化救助审批流程,围绕“减环节、简手续、提效率”目标,在保证法定的公示时间下优化整合受理、审核、审批等各个程序步骤,对行*审批项目进行程序优化和流程再造,始终坚持“七不让”的为民服务标准,即: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各种信息在我这里中断,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办事群众在我这里遭到冷落,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干部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把每个服务项目做成为民便民服务的“一站式”流水线,绝不让办事群众跑第二次,努力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多办事,快办事。对材料不齐和核查存在疑点数据情形合并出具补正告知,让群众少跑路。同时对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广泛开展*策宣传,为顺利高效开展“跨省通办”业务奠定基础。
深入调研排摸,让民意渠道更畅通
临洮县民*系统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逐村逐社逐户逐人深入开展排查摸底工作,对近两年取消低保的建档立卡户,特别是取消的一二类兜底对象进行全面排查复核,对符合条件的重新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对学困户、病困户、单亲户、突发意外事故等特殊困难对象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对低收入人群中的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纳入单人户施保范围,通过排摸,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认真调查复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刚性支出、家庭主要劳动力状况,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将符合救助条件的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同时认真倾听群众的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
调研排摸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真访情、访真情,在广泛搜集民情民意的同时,认真登记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及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走访结束后,县民*局认真梳理征集意见,对属于民*部门办理的,立即跟进落实;对属于其他部门办理的,及时转接,切实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县民*局充分运用甘肃省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形成县、乡镇、村、社四级动态监测体系,对出现预警标识的低收入人口,组织人员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进行实地调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