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科幻小说,目前最流行的当属刘慈欣了,他的《三体》拥有大批粉丝群,他的《流浪地球》被改编为电影,雄霸年贺岁档,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大片多年的期待,被认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也有观者表示非常不习惯科幻大片中的面孔竟然是中国人,总以为科幻题材是好莱坞大片的专利。其实,中国的古籍中很早就有相当科幻的描写了。《拾遗记》就是一部鲜为人知的“科幻”奇书,其想象之奇特,描写之生动,读来时不时会怦然心动,直呼过瘾。刘慈欣读过《拾遗记》后说:“当我翻开那本书时,却发现那梦想中的东西已被人创造出来。”而编者却认为:“当我翻开《拾遗记》时,发现被现代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曾经是古代人的梦想。”
有一种UFO叫“贯月查”
《拾遗记》是东晋王嘉创作的一部古代志怪小说集,书里生动记载了种种神奇的UFO事件。如卷一尧帝时,有“贯月查”上的“羽人”神出*没。
书中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
曾有一则UFO报道称,“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电波闪光”。诸君请看,“夜明昼灭”“乍大乍小”,是不是就是“神秘电波闪光”?
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
“贯月查”,后多写为“贯月槎”。古语“查”“槎”同义,“槎”即木筏。贯月、挂星则是对木筏特异功能的形象表达,仿佛月亮和星星能出入云层一般。这艘飞船出现后常年在四海漂浮,十二年绕天地一周。而UFO也是到处乱飞且漂浮的……
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暝矣。
“羽人”即神话传说中有翅膀的神仙。这艘飞船上住着天外飞仙,他们神通广大,用露水漱口,喷出瞬间便可使得天昏地暗。
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
虞、夏后期,忽然消失了。这也符合UFO的特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忽然出现忽然消失,一直在和人类玩躲猫猫……
书中还提到一种羽衣飞人:
溟海之北,有勃鞮之国。人皆衣羽毛,无翼而飞,日中无影,寿千岁。食以黑河水藻,饮以阴山桂脂,凭风而翔,乘波而至。
这些勃鞮国的人没有翅膀,“无翼而飞”“凭风而翔”。外星人是不是也能这样腾云驾雾呢?反正正常的人类是没有这本领的。脑海里只浮现出孙大圣的身影……
秦始皇接见外星人
上面对于“羽人”还只是远观,到了秦始皇时期,就与外星人面对面亲密接触了。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身长十丈、身着鸟兽之毛的宛渠之民前来朝拜。
“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这句听起来很科幻,有一种船可以在海底航行而不进水,不是潜水艇还能是什么呢?顺便说一下,凡尔纳《海底两万里》里的“鹦鹉螺”号,也是这种螺形结构,而被称为“现代科幻之父”的凡尔纳,却比《拾遗记》里的记载晚了多年。对了,《疯狂外星人》里的飞船也是螺旋形的……
秦始皇与这些巨人对话,对“天地初开之时”的状况,他们竟然“了如亲睹”。他们年轻时腾空而起,倒退而行、日游万里,年老了依然能“坐见天地之外事”。他们的星球“以万岁为一日”,就是以一万年为一天,这明显是长生不老的神仙了。这种穿越时空的奇人奇事的确匪夷所思,我们只能尊称为外星人。
外星人继续他们的天方夜谭:
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
外星人用一种纯天然的“燃石”照明,只要一粒就可“辉映一堂”。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高效能源真令人心向往之,妥妥的夜明珠。脑洞开得越来越大,难怪秦始皇惊呼为“神人”。
后来,不断有人试图考证这些描述是科幻是想象还是小说家所谓的“实录”,其实,是否“实录”似乎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即使这个故事完全属于王嘉的虚构,仅凭对潜艇外形和功能的描述,就已经令人大开眼界了。
秦始皇本就“好神仙之事”,经过这次激动人心的对话,更加坚信仙人仙术存在的可能性。这成了秦始皇最大的心病,他满怀虔诚,一次次派方士徐福东渡找寻仙药,不惜耗费巨额钱财和三千童男童女,却无果而终。秦始皇当然死不瞑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大都坐北朝南,以示死后也要君临天下,秦始皇陵却坐西向东,那些兵马俑们也大都面朝东方,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说法是,因为秦始皇生前没能如愿,死后也要面朝大海,以求神仙引渡而到达天国仙境。
史书上还有一种记载,说秦始皇为了纪念宛渠国人,还仿照其模样铸造了十二金人置于阿房宫侧,这在《史记索隐》和《汉书·五行志》都有记载:
《史记索隐》记:“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汉书·五行志》记:“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大意就是秦始皇见到了大人和长人,大销兵器铸造了十二金人,可惜后来被毁掉了。
与《拾遗记》中身长十丈的大巨人不同,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里描写了一个身高只有四尺的小外星人,这个外星熊孩子来自荧惑星(火星),目光炯炯,口出癫狂预言:“三公归于司马。”飞走时好像摆脱了地球引力,拖着一条白练绝尘而去、一步登天。
满眼都是神器
《拾遗记》里还有很多超乎当时人们科技常识、具有穿越性的神器。如卷三讲到一种称为“玉人”的机器人:
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有玉人,机戾自能转动。
又卷一讲到颛顼有一件像导弹一样的飞剑,称为“曳影之剑”,这武器简直充满武侠的豪情:
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四方有难时腾空而起,不用时被储存在一个方形的木匣中,也会发出虎啸龙吟。这显然就是当代*事中的高科技兵器——导弹了。
更有人工降水降温:
时天下大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为雪霜”,引气一喷,则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宫中池井,坚冰可瑑。
《拾遗记》中也记录了大量的奇景异物,如卷一记载了一种重明之鸟,这种鸟眼睛里有双瞳仁。卷五有大月氏国进献的双头鸡,卷十更为集中,昆仑山上长着四翼的神龟、“一株满车”的禾穗,瀛洲“鼻端有角”的鱼,还有花叶俱香、食之累月不饥渴的遥香草,风吹衣净的祛尘之风等,都令人大开眼界,拍案称奇。
我们的民族从不缺少先知先觉者,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一向也都不乏科学幻想的种子,庄子笔下不知几千里的大鲲大鹏,已经将人类的想象力牵引到几万里之外了。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原型就取自于此。《山海经》里瑰丽壮观的描述,也成为后世演绎不尽的话题。但像《拾遗记》这般密集有趣的奥秘的科幻描写,却为数不多。想拍科幻电影或动漫题材创作的朋友们,可以好好研究一番这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