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圆一个“初心梦”
骄阳不燥,微风正好。夏日的裴家湾村,宁静舒适。中午,裴家湾小学刚刚下课,不回家的孩子们拿着饭盒排队打饭。“现在,附近村的村民都想送孩子来这读书。”这样的场景,裴正江每看到一次,脸上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裴家湾村的孩子要上学,村民们还想“择校”往别的村学送。
改变,正是由于裴正江。
裴家湾村所在的辛店镇,正是闻名四海的辛店文化遗址的所在地。远古的先民们曾在此地诗意般地栖居。
辛店文化的余脉,一直游弋浮动在当地百姓的寻常岁月中。在田里务作的人们笃信,读书,是出路和希望。
可是,40多年前,辛店镇和临洮县其他地方一样,笼罩在贫穷的阴影之下。村里的小学,一直那么破旧,只有三间土坯房,校门都没有。村里人谁爱将孩子送到这里呢?每当路过村里的小学时,一股酸楚都会莫名涌上裴正江的心头。
“多难修的手表,在自己的手中都能起死回生。读书,这是一生之计啊!”裴正江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美丽的校园中,插上知识的翅膀,改变命运。
年,24岁的裴正江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到钟表的维修技术。当时,钟表、闹钟在各家各户还是稀罕物件,坏了又没地方可修。裴正江没日没夜的刻苦钻研,反复磨炼技术,帮乡亲们维修。久而久之,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钟表医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修表技艺逐渐娴熟的裴正江在辛店镇开起了自己的钟表修理铺,他用“精工修理、方便群众”时刻勉励自己。由于诚信经营,小店的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
看着乡亲们的日子逐渐富裕起来,头脑灵活的裴正江意识到,曾经只有少数家庭才能买得起的手表,到了走进家家户户的时候。
商机已现,时不我待。裴正江在维修店里顺带销售起了手表,没承想,很快就收获了“第一桶金”。
自家的生活好起来了,可裴正江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村里的小学。裴正江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改变学校的面貌。
想法是好,资金却是大难题,开店的收入显然不够支撑。裴正江和村里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凭着修表的手艺和攒下钱,一起开公司赚钱,只有一个目的——修小学。“当时很多人都不信,但这就是我的初心。”裴正江说。
年,只有三间简陋房屋的临洮县辛店综合贸易公司成立。三人协定,公司三年内的利润分文不取,全部存起来。一分不要,怎么养家?“我们本来就是农民,就靠种地维持生活。”裴正江感慨道。
一开始,公司瞄准市场需求,主要经营各类小商品,很快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百货公司,收入节节攀升。裴正江和两位伙伴也是坚守着承诺,认认真真攒了三年钱。
年,公司投入13万元,加上村民集资的1万元和县里的4.1万元拨款,裴家湾小学开工重建。两年后,两层的主教学楼建设完毕。之后,他又连续不断的投入,气派的校门有了,宽阔的操场也有了,村里的孩子终于有了和城里娃一样的教室,几代人的愿望成了现实。
裴正江心里明白,教育乃百年大计。从那开始,他对裴家湾小学倾注着所有的关爱。
城里孩子有了多媒体教室,村里的娃娃也一样要享受到。互联网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联通了更广阔的世界,有了“腾飞的翅膀”。
冬天,孩子们的小手冻得红彤彤的,笔都握不住。裴正江就投入资金购买锅炉建成地暖,并一车车往过来运送煤炭保证燃料,用真实的温暖,“破除”求学路上的“坚冰”。
村里残疾人的子女,裴正江全程予以资助,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为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家庭困难的教师,由巍雅斯公司每月予以一定的补助,让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
这些年来,公司累计投入万元,帮助村小学不断升级,配置最新的教学器材、改善教学环境。
裴家湾小学越来越好,裴正江并未就此止步。随着公司规模持续扩大,他将捐资助学定为始终坚守的社会责任——
公司累计投入57万多元,资助临洮三中、临洮中学、临洮四中、辛店初中、辛店小学;
累计投入多万元,助力修建村道村路、临洮县岳麓山公园岳麓书院、临洮县辛店镇辛店文化遗址文昌阁;
向临洮县、广河县等多所中学的近名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捐赠价值91万元的名牌眼镜、多张标准对数视力表;
……
在助推教育事业发展上,裴正江留下了自己有力的足迹。巍雅斯名表眼镜有限公司也获得甘肃省*府颁发的“捐资助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植一片“家乡绿”
年,随着国内手表市场逐渐繁荣,经过反复考量,裴正江还是决定回到“老本行”。在他的带领下,临洮县辛店综合贸易公司着手转型升级,改名为临洮钟表批发公司,专注国内外各类品牌手表的销售和维修。
一开始,各县农村供销社是公司的主要供货渠道。但裴正江的雄心远不止此,他将目标定为省会城市的百货商场和专营店面。裴正江带着团队一家家的跑,先送货,等销售一段时间再来结账,并承诺出现问题一律免费维修。
靠着毅力、靠着“诚心”,裴正江的公司终于赢得了消费者的“爱戴”。公司先后和兰州亚欧商厦等各类大型百货市场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并在甘青宁三省区拓展了多家业务网点。
进入新的“快车道”,公司之前的三间“茅草屋”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很多人劝他将公司新址选在兰州,但裴正江却执意将总部留在辛店镇,目的就是支持家乡经济发展。
年,五层高的办公楼在辛店镇辛店村正式落成,一度成为镇上的地标建筑。可站在办公楼顶层向四周眺望,满目皆是荒山,没有一点生机。
“种树!把公司背后这片荒山变成青山。”裴正江暗下决心。
年起,裴正江正式带领公司员工参与植树,开始时没经验,树栽了半年就枯了,但大家没气馁,花力气接着种,先稳住了第一片林。
为了让树林在满足绿化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裴正江还专门邀请当时省林业科学院的专家雷嘉瑞,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山坡上引入了侧柏、刺槐、云杉、苹果、核桃等20多个树种,按区域有序栽种。
山上缺水,是种树面临的最大困难。用于山上灌溉的洮惠渠,每年5月才能通水,但栽树的主要用水期却在3月。灌溉不充足,再怎么种都白搭。为此,公司又出资修建了立方米的水泥蓄水池两个,在种树的上一年度,就提前把水贮存好,确保灌溉水充足。
“每年放四次水,随时补栽死苗,严格防控病虫害。”裴正江说,一年光是用来维护的费用,就要达到30多万元。
据了解,公司先后投入资金万元,承包辛店村荒坡多亩,已栽种了20多万株树。
如今,远望辛店村的山坡,茂密的树林犹如一道坚实的屏障,抵御了风沙、涵养了水土、装扮了家园。初夏,来到山顶,鸟儿在林间欢唱,果树正孕育着果实,树荫下有清凉的微风。
充满生机的树林,正源源不断带来绿色的希望。
铺一条“致富路”
延伸的不仅仅是绿色的希望,对于辛店镇石家坡村、墩子村村民来说,裴正江和他的巍雅斯公司帮他们解决了致富路上的一大瓶颈。
石家坡村村民多住在村北部山脚,而耕地多在村南部。连接南北部的一条道路,每年夏秋时节,一下大雨,就被山洪冲断。这时,村民既无法出门种地,又不能及时收获地里的作物,只能“干瞪眼”。
“以前种地,最担心的就是下大雨,‘产业路’瞬间就变成了‘断头路’,男的先趟河把物资背过去,再把自家媳妇背过去。”辛店镇石家坡村村民王建海说。
年,巍雅斯公司积极响应*和国家精准扶贫*策,裴正江决定帮村民改变这一现状。投入37.2万元,帮村里修建了三条过水路面。从此,石家坡村的群众再不用为雨天的洪水而发愁了。
过水路面为石家坡村民打开了致富路,蓄水涝池则让墩子村群众的灌溉不再困难。
辛店镇墩子村村民,以前地里的灌溉,用的是马衔山山泉流下来的自流水。土渠里的水,时断时续,还得用水泵抽到地里才行。每年5月到7月的旱季,水渠里干脆没水了,可恰恰这是农作物需水量最大的时候。
年,裴正江投入55万元,在辛店镇墩子村的马衔山上,修建了一座蓄水涝池,让村民从“等水来”转变为“随时用”。
“缺水的地里,胡萝卜长不好,形状歪歪扭扭,自然也卖不上好价钱。”村民王宝林说,现在有了蓄水涝池,山上的泉水、雨水都集中在一起,水渠也硬化了,灌溉方便多了。“有了充足的水,胡萝卜长得又大又好看,我家3个大棚产量共提高了斤,每斤比去年能多卖5毛钱呢。”
种植旺季,在墩子村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年以前,村子里只有水浇地多亩,现在多出了多亩,蔬菜大棚从20座增加到37座,发展蔬菜产业信心更足了。”望着水渠里徐徐流动的水,村副主任王万昌憧憬着丰收。
看到汨汨清流浇灌着村民们的梦想,裴正江欣慰极了。回馈家乡,解民所难,一直是他事业发展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残疾人自身障碍大、生活困难多,在脱贫路上走得更吃力。巍雅斯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帮残助残,累计投入多万元,想方设法资助他们,坚定他们脱贫的信心。
年以来,公司为名残疾人家庭每户发放大米两袋、清油一桶,总价值1.8万元;投入11万元现金,专项为临洮县盲人按摩中心的11个盲人按摩师每人捐资1万元,帮他们点亮内心的“一盏灯”,让他们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本领;为郭璇等9名残疾人发放工资、购买各项保险30.94万元,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辛店镇裴家湾村11名残疾人发放款物2.2万元。年五月,捐助10万元,专门用于临洮县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
脱贫攻坚,还得“搭桥修路”。自年以来,巍雅斯公司累计为临洮县贫困群众提供帮扶资金90多万元,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认领“爱心农产品”,让临洮的山货不仅走得出,还卖得好。
不忘来时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从最初的临洮县辛店综合贸易公司,到后来的临洮钟表批发公司,再到目前的巍雅斯名表眼镜有限公司。如今,巍雅斯不仅成为多个国内外名牌手表、眼镜的特约经销商和特约维修单位,还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地90多家大型商场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获得了“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帮残助残先进单位”“甘肃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单位”“甘肃省名牌企业”等荣誉称号。“巍雅斯”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山上,郁郁葱葱;山下,书声朗朗。
乡亲,越来越富;农乡,越来越美。
多年的愿望渐渐变成现实,裴正江无疑是幸福的。
看!他又谋划起了下一个愿望……-06-:00:00:0——记巍雅斯名表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正江c.html2用“诚”赢得爱戴用“心”回馈家乡/enpproperty本文来源:甘肃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