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始:
今天应该更新天下九塞的居庸关,结果写到长城,发现有很多内容要了解一下,先单独说一下吧。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先来看看,哪三个朝代修筑长城规模最大:
中国北方自古便不安宁,万里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秦、汉、明三时期的规模最大。《延庆州志》记载:“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
再看看,哪三个朝代没有修筑长城:
①唐朝时,由于北方的突厥在唐太宗时已经被平定而不再成为威胁,此后三百年未修长城;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之后宋朝修筑长城变得没有意义;
②元朝时,统治者是蒙古人,仅对一些关口做了修缮,只起到盘查路人和作为商路驿站的作用;
③清朝时,与元朝类似,直到灭亡也未修长城。
因而实际修复长城的仅明朝一期,也是今日所见的大多数残存。
历朝对长城的修筑情况(详):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修筑,《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当时筑城用意在于“互防”和“拒胡”。
(一)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今山东境内,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余公里。
但是由于诸侯林立,属境较小,一般小国长城都只有几百里,一些大的诸侯国家的长城也不过三四千里。
(二)据史料记载,赵国先后筑有两道长城:一是赵武灵王所筑的位于内蒙古云中、雁门、代郡一带的长城,因位于赵境的北部,史称“赵北长城”;二是赵肃侯于公元前年所筑长城,因位于南部,史称为“赵南长城”。
①赵武灵王所筑长城,起自代(今河北省蔚县境内),终于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境内),史称“赵北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秦昭王时,攻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燕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国长城和魏长城(即滨洛长城)。
②赵肃侯十七年(前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阳河)附近筑长城,史称“赵南长城”。
下图,能更直观的看明白,战国时期长城修筑情况:
二、秦长城
万里长城之名,自秦始皇才开始,因此,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起来。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上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公元前年,秦始皇灭六国后,成为了中国地区唯一*权,并改制为帝国,统一中国。公元前年,秦始皇派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占据河套,并将秦、赵、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城墙被拆毁。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河南岸。北段即*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垦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有人记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间故事。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三、汉长城
西汉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在位时(前年-前年7月6日)到汉宣帝在位时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多年时间,先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dàyuān,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贰师城(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奥什或叫奥希)、东至朝鲜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
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随着吉林省通化县境内新近发现11处秦汉长城遗址,秦汉长城的东北界限进一步北扩。东汉亦筑长城,但规模较小。
英国一名探险家(WilliamLindesay),在蒙古境内戈壁沙漠深处,发现一段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遗址。经考察和研究,该段长城遗址很有可能始建于汉代,其后经过数次修复和续建,实为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四、北朝长城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
(一)、泰常八年(公元年)北魏筑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诚,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年)北魏所筑长城,起于北京市居庸关,至山西省河曲县。
(二)、北齐长城是由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而下令修建的。北齐长城主要修建了三段,共修筑了六次。
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仅次于秦、汉长城。
来看看地图上的北齐界↓
①公元年,天保三年,首先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南起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北至山西省朔县西,长约四百余里。
②公元年,天保六年,齐文帝在北部边境大规模修筑长城。由于北魏先前所筑长城工程简陋,有的也未筑完,又经几十年的风雨,已是破旧不堪。所以这次是沿原北魏长城线进行了增筑、修葺。这段长城东起居庸关南口附近,至山西大同市。
③公元年,天保七年,又大规模修筑长城。除了对在公元年和年所修筑的两处长城进行增筑外,又向东新筑长城,至今山海关海边止。东西长达三千余里。大约十里设置一戍,在其重要地方,还设置州镇25所。这条长城之长,仅次于秦、汉长城。
④公元年,天保八年,又于长城内侧筑第二防线的长城。这段内长城,自今山西省偏关以东老营附近起(库洛拨),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到达山西省下关附近(坞纥戍)。
⑤公元年,河清二年,齐武成帝修筑了今山西河北交界处沿太行山走向的一段长城。这段北长城在今太行山巅时有所现。比较好的一段,则在河北龙泉关以西至河北建平县下口镇以西。娘子关南下经马岭关至*洋关一段长城,今已无存。只有一些关口处仍有些遗迹。
⑥公元年,突厥发动二十万兵民来毁长城,并且准备入侵恒州(平城)。因此于公元年,河清四年,齐武成帝对原东魏时所筑一段旧长城增筑至雁门关,又对在公元年,天保八年第④次所筑内长城进行修葺。增修自山西省下关附近起,经插箭岭、浮图峪、紫荆关、马水口,东达居庸关一段长城。对居庸关到山海关一段长城也进行了修整。
(三)、北周在大象元年(年)“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东魏武定元年(年),修长城,东至上墱,修到古北口。
北周长城↑东魏长城↑因为北齐长城的规模之大,仅次秦、汉,所以详述了一下。下图均为北齐长城的遗址↓
五、隋长城
从年起,隋文帝、隋炀帝在今陕北和宁夏6次下令修筑长城以防卫突厥,前后动用了万人,年在筑长城的过程中10天内就死了近60万人。年,农民起义爆发,隋朝以夏和灵州(今陕北和宁夏)一线为北方边界,而河套(今属内蒙)则被突厥占据。
隋文帝在位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公元年,隋文帝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垣七百里,以遏胡寇”。隋炀帝在位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
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长城外的浑河,蒙古语名乌兰穆伦河),经朔(内蒙古河套地区)、灵武(宁夏银川)直至榆谷(今青海贵德东河曲一带)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和增建。隋朝的建筑工事多见于史料,建筑工期短,至今少见其地面遗存。
对于隋长城的描述特别少,无论文字还是图片,就从上面文字来自行理解位置吧。
六、唐长城
唐朝并没有修筑长城的说法,即便在后突厥武功最为强盛的默啜(chuò)可汗(年—年在位)时期,武则天也不曾筑过长城。
唯一有史可考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年—年),张说(yuè,年-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治家、文学家)在妫(guī)州(今河北张家口)以北所筑的一小段长城,这段长城的全长度皆位于今河北省境内,其规模比隋长城小得多,具体筑城时间大致在年至年(张说卒年)之间的某年。张说所筑的长城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并无记载,仅载于《新唐书》的地理志和《全唐文》。
这段长城可能是为了防御契丹、奚族或后突厥而建,但唐朝对后突厥的北方防御体系主要利用三受降城和其*镇,自公元年后,也未曾有过后突厥对唐朝边境入寇的记载。
七、辽金长城
辽朝为防御高丽、女真。金朝为防御蒙古高原诸游牧部落,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寿王坟镇罗圈沟村西双尖至磨盘山,中部横穿柳河支流有辽金古长城遗址。
辽金古长城遗址土石结构,现存城体高近一米,宽2至3米,城墙依山而建,长城遗址长约米。这段古长城成为研究辽金长城的重要实证。
八、明长城
到了明朝,从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年10月29日-年06月24日)至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年9月4日-年8月18日),多年间,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公里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长城。(现在我们北京经常爬的长城,主要为明长城)
(一)山西、河北的外长城:
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通常被认为是中晚明北疆的国界。
明朝对在长城以北领土的统治其实并不稳定,而且管理时间相对为短且效率不高。明朝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明*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年)迁都北京后,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二)内蒙的外长城:
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长城,分布在今内蒙古西部、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由东、西两段联接而成,东段称”光禄塞”或”塞外列城”,西段称”居延塞”。
外长城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出生地)、再经朔州市朔城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朔州市右玉县、大同市左云县、市区、阳高县(东南20里即是汉高祖亲伐匈奴却被围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镇县新平堡马市口,进入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桥西区、崇礼县、赤城县,经北京延庆县居庸关西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内长城交汇。
(三)内长城
明太宗永乐十九年(年)迁都北京后,多位明帝为保护自身和维护边境安定的安全,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内长城全长多公里。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营堡个角墩,沿山西境内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线,向东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再经忻州市神池县、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宁武县(有宁武关)、忻州市原平县、朔州市山阴县、忻州市代县(北有雁门关)、朔州市应县、忻州市繁峙县、大同市浑源县至大同市灵丘县(有平型关)。
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张家口市涿鹿县、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又回到张家口市怀来县,再入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居庸关西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外长城交汇。
内长城在大同市灵丘县牛帮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线,顺太行山向南,经娘子关、固关,在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结束。
内、外两段长城在西边于山西忻州市偏头关(俗称偏关,明代时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汇聚。
最后,让我们看看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吧,它不止是你能参观到的那些漂亮雄伟的长城遗迹,还有要被我们渐渐遗忘的古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