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启动仪式。图为当地皮影戏传承人赵学兵(右二)带领班社表演影子腔。 张婧 摄
中新网甘肃临洮10月13日电(张婧)唱大戏、耍皮影,赵学兵已是家族第四代传承人,11岁开始听戏、学戏、唱戏的他,在一方寸白布舞台的背后,“一坐”就是40余年。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可即便幕布上的皮影影件何其热闹,也抵不过台前幕后的戏瘾“持续降温”。
眼看班社人员流失,加之招不来新人的困扰,赵学兵为此忧心忡忡,务农大半辈子的他如今50多岁,但仍然走村串巷,坚持着自己对皮影戏的热爱。眼下,能为赵学兵皮影“买单”的爱好者,远不及流量时代的“手机一族”,他称自己“跟不上时代”,也无能为力。
赵学兵家住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这里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河古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甘肃唯一集马家窑文化、秦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洮河文化等文化资源于一体的地区。临洮存在着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如:临洮傩舞、紫斑牡丹酒酿制、临洮社火、拓片技艺等。
“以上名录之内的临洮县非遗项目多为零散式存在,不成规模,难成品牌。”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臧博说,他打造了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以非遗公益助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模式,将当地非遗项目文化整合打包,联合甘肃省各大高校、文化类企业,进行学术、实践、研发等合作与交流,让临洮非遗“走出去”。
图为临洮县马家窑文创产品展示。 张婧摄
臧博表示,非遗展示中心包括非遗展馆、非遗艺术展厅、非遗文创商店、非遗助农平台、非遗就业扶贫工坊,以及非遗研学基地等。该展示中心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学院达成长效合作机制,引导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集中展示古老技艺,还将通过挖掘文创作品的方式,带动高校学生进行活态传承。
在上述非遗助农平台支起摊位的羊瑞琴,是一名毛布底鞋制作手艺人,穿针、引线、纳鞋底、做布鞋……她没想到这门在农村妇女眼里再平常不过的手工技艺,如今却成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手工鞋虽然慢工出细活,但是销售可观,偶尔还有订单制作。”她说,现在有了固定的摊位,找上门来的顾客越来越多。
近年来,临洮县官方也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来培育,规划建设了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发展平台,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依托临洮花儿、临洮傩舞、脊兽制作技艺、彩陶复制技艺等4个项目,建立起了市级非遗传习所,现有省、市、县级非遗名录73项、传承人98人。(完)